那天La问我,怎么样的S算的上是好S。我茫茫然,不知道怎么回答。前些年,对于这个问题,我能够侃侃然说上很多,诸如“手艺好”“人品好”等等。
La接着问我,她的S自诩“知行合一”,算不算好S。
虽然一直觉得中年人谈“王阳明”显得油腻,但我还是起了兴趣。
我们看“知行合一”的字面意思:遵从内心,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,从不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。
La见我这么解释,说:“那他倒算是‘知行合一’,他已婚,但他从不自责,说和我在一起,混字母圈是为了做最真实的自己。”
我接着问:“他怎么定义自己角色与责任呢?”
La回答:“我没有太多经验,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。他说,我就是***,不能有任何要求,他不会管我的情绪和问题,他只想**我,他只会负责享受好S的角色与乐趣,而我也应该享受这种付出和隐忍。如果有不良情绪就该自己调整,消化不了就不是好M。他说的时候理直气壮,就是那时候,他说了自己是‘知行合一’的S。”
我又问La:“那他敢和他老婆说你俩的关系么?”
La很惊讶:“别开玩笑,这怎么说,这要是说了,他家不得炸了!”
我瘪上嘴:“哎,这就是‘知行合一’难做到的原因。不遮掩,也不欺骗任何人,磊落地去做自己认为‘对’的事情。如果这其中还带着欺骗与谎言,那就算不上‘知行合一’。即便他真心认为和你的关系是做真我,毫无道德与责任的缺陷,但实际上他也不敢‘行’,所以他灌输给你的‘知’就更像是一种后知后觉的自圆其说。”
La没太明白,就只好转而问我最初的疑惑:“那作为S的‘知行合一’,该是怎么样的?他这样算个好S么?”
关于王阳明的“心学”,“知行合一”是当代人最熟知的内容。因为王阳明认为,每个人内心都有充足的“良知”,是一股天然的内在力量,那“知行合一”在“心学”中便等同于“致良知”。所以“知行合一”里的“知”特指“良知”,就只能是向好的道德约束。
“向好”这件事,在当代社会已经是见仁见智的问题,没有标准答案了。所以我问La:“在他营造的这段关系里,你开心么?不是那种短暂的欢愉,而是长久的安定感与归属感,你有么?”
La想了想:“其实没有,呆在一起的时候是快乐过,但在大部分时间里,我不知道这段关系的意义,所以会很空虚,也常会质疑自己。”
我说教道:“S的‘良知’,应该是见到M的内心需求,同时尊重自己的需求,在需求匹配的情况下组建关系,而不是在“不顾对方需求”的前提下一味地自我满足。”
我补充着说:“就单独你们两个人来说,你的S的‘良知’,本质上是,他在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同时,去满足你,满足独一无二的你,想要的适合的东西,诸如快乐与长久的归属感。”
我说得有些拗口,La大概没接收到答案。
后来我想,“设法去满足相互的需求”几乎是所有关系该有的良性方法论,也就是,应该是关系双方的“良知”。
之后,我问自己,那作为S,该有什么特有的行为来表征自己的“知行合一”呢。
关于这个问题,从S的属性内容出发,就可以想明白了。
第一,既是S,既要“知行合一”,首要的便是诚恳与符实。诚恳是,真实面对自己的需求,把自己说到的都做到,不欺骗身边的关切角色。符实便是,能做好S角色,熟稔掌握S需要的“手艺”。这是最基础的一条。
第二,因为S在关系里占据主导位置,那“知行合一”就要求S有强韧的自制力与洞察人性是非的能力。这样,S就不会毫无忌惮地做“主”,更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把M推到“为难的境地”。这一面是保护好M,另一面也是在保护S自己。
第三,S塑造的是权威且强力的角色,用“知行合一”的要求,那S就应该很努力地生活,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彪悍且有光彩。不然,S的角色就是你回避生活的一扇面具。在现实生活里很狼狈,却想做成S,这或许没什么错,谁都希望生活里有体验不同角色的“场所”。可如果这样,便就谈不上“知行合一”。
我应该是个很晚熟的人,以至于,现在一把年纪了,我还不确定自己熟了没有。这么说,是因为,近几年我才陆陆续续明白透彻一些道理,或许也说不上透彻,只是能咂摸到其中一些滋味,使得那些道理不再是谁说的一句话或什么书上的一段文字,而成为了身体上的一种感受。
比如,年轻人知道“积重难返”,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事情就“难返”了,不明白为什么后来“断舍离”变得那么难。再比如,现在很多人标榜或自我要求“知行合一”,可完全不知道“知行合一”有多难。
在我看来,“知行合一”必然是困难的,因为它常需要你与“本能”做斗争。而本能像一副手铐,锁着每一个人。
La最后问我:“照你这么说,那知行合一的S,就一定是好S了。对么?”
我知道回避不了这个问题了,但我依旧不敢妄断,只好说:“也对也不对。如果你认为‘好坏’是一个统一且大众认可的标准,那‘知行合一’的S当然不错。但一个人视角下的另一个人的‘好坏’,常需要前者自我检视。即便那个人在大众眼里是完美的,但在你眼里也可能是不舒适不‘好’的。尤其在BDSM范畴,大家都是拼尽全力享受‘非理性’,那常人与大众的理性选择,就很可能是你‘快乐’的反面。”
La完全被我绕晕了:“好吧,那我换一个问法,那我该离开那个S吗?”
我:“哈哈哈…离开!到爸爸怀里!”
La:“额…”
我:“好吧,他那是什么鬼知行合一,更像是把无耻当坦率看了!”
哈哈…你看,我就做不到“知行合一”。即便我认为,不完全了解一样人的时候,不应该给一个人下判定。但到“关键问题”,我就开始说“服从私欲”的话了。
当然,哎,我如果算是个S,我的“不知行合一”可不止是这一点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