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慕思慕社满足你的每一份好奇

字母圈主宠与情侣主宠关系

点击 ➡️ 立即加入 ⬅️
打开新世界的大门
  

在与D正式建立主宠关系一个多月后,我们的关系转变成了情侣主宠。

以往,我的情感模式是直接从一开始就确立情侣主宠/主身份。因此,这次先建立主宠的契约,再确立情侣的身份,对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经历,也引发了我对这两种关系差异的深刻思考。

长久以来,圈内对“主宠”与“情侣主宠”的界限众说纷纭:

有人认为,主宠需要的信任感甚至比情侣更高;有人说,主宠关系只要求我们看到并展现“想要给对方看的那一面”;还有人戏称,它是一种不必承担世俗责任的“情侣关系”。

我承认这些观点都有其道理,但实际相处中,我却很难完全理解纯主宠关系追求的究竟是何种状态。对我而言,好感累积到一定程度,便会自然向往情侣主宠;而好感下降,则不如轻松地当一个玩伴。因此,这次的亲身经历,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与D建立情侣身份后,我们日常的互动模式并未改变。我们依旧每天分享生活、互相吐槽、道声辛苦,并在睡前的一两个小时通话。

然而,一种隐约的违和感却开始浮现。持续两三天后,我决定直接与D摊牌讨论。

D当时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:“是不是我最近的言行举止,让你觉得太越界了?”

“越界”二字精准无比。但我很快意识到,这种不适并非来自D提醒我吃药、睡觉等窝心举动。那些温暖的关怀,我并不排斥。

冲突,其实源于我内心深处对“情侣”身份的既定印象,与“主宠”关系产生的对撞。

在建立主宠关系时,我感受到的是自由、愉悦,以及内心深处某种被满足的渴望。这份关系在我和D之间运行得格外舒适。

但当“情侣”这一标签被套入时,它仿佛变成了一个无形的框架。我的潜意识开始无休止地核对D的每一个细微言行,是否符合我心中对“情侣”的刻板定义。

我这才发现,对我而言,“情侣”曾是一种片面且表层的关系。

过去,我可以仅仅基于喜欢、欣赏或性吸引力与一个人在一起,认为深入了解可以慢慢来。但这种模式最终导向的,往往是情感上的投射与被投射,而底层的信任感从未真正建立起来。

我甚至记得,曾对一位前任发来的夸张表情包脱口而出:“我们没这么熟,你凭什么这样对我说话?”当时连我自己都被自己的反应吓到。

无论是朋友、闺蜜,还是关系亲密的人,信任感的建立总是漫长而缓慢的,有时会停滞,甚至会倒退。然而,正是这种缓慢的堆叠,才带来了脚踏实地的安心与舒适。

那位曾说“主宠需要的信任感或许比情侣更多”的朋友,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。对于首次建立的纯主宠关系,我抱着小心翼翼的珍视。随着每日的相处,我感受着信任感慢慢累积,这种踏实的安心感是迄今为止的情侣关系都未曾带给我的。

当“情侣”关系介入时,我仿佛梦回了以往那些缺乏信任、只有单方面付出和情感指向的关系。那种浮于表面的亲密感,使我的大脑和内心产生了巨大的矛盾,从而生出一种不可言喻的浮躁。

因此,那份“越界”的感受,正是信任感尚未被时间沉淀时,某些边界被提前跨越所造成的不适。我向D坦诚,我们默契十足、相处愉快,但真正的信任或许还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慢慢建立起来。

D听到我的心声后,虽然有些惊讶,却在电话那头表示了理解。我格外珍惜这种相互尊重的相处模式:即使我们不同,即使观念有异,仍然愿意好好听对方把话讲完。

我感谢D让我发觉了自己真实的想法,也感激他对我这份自我整理的倾听与理解。

至于和D相遇到走在一起的故事,或许有缘再慢慢叙述吧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斯慕社 » 字母圈主宠与情侣主宠关系

评论 抢沙发

满足你的每一份好奇